当时我在场---也谈女子竞走风波
标 题: 当时我在场---也谈女子竞走风波
主题:当时我在场---也谈女子竞走风波(流浪客) 所属组别: 当时我在场--也谈
女子竞走风波 作者:流浪客 (转自天涯社区)
谈谈我当时看到的情况,不太全面,仅供参考。
9月28日上午,我到新闻中心的时间有点晚。大巴经过体育场附近的时候,
看到往常走的那条路封了路障,一大堆女子竞走运动员扭着屁股努力往前走,猛然想到
今天是女子20公里竞走,我国运动员还有希望夺冠。匆匆走进新闻中心,一进大厅,
就看到大屏幕投影上,有个中国运动员神色平常地走进体育馆,只是象征性地举起双手
,根本没有通常选手夺冠后的兴高采烈。于是我纳闷地问我的同事肖:“她这是拿冠军
了吗?”我本来不管中国报道,但是肖同事必须紧盯中国选手的情况,而他又不熟地形
,于是我就自告奋勇地带他去田径场。
从新闻中心到田径场(也就是举办开幕式的主会场)大概需要15到20分钟
的时间,我们一路赶,终于在进入记者区地下室的混合区(就是运动员通道允许记者接
触的一段)见到了被罚下场的世界竞走冠军刘宏宇和侥幸成为奥运会冠军的王丽萍。她
们俩各自被一堆中国记者围着。可能我们到的有点晚,没见到中央电视台沙彤对她们的
采访。我们的另一个专盯田径项目的同事王当时在采访刘宏宇。刘宏宇对记者说,自己
的技术、能力都没问题,主要是裁判对她不公。而王丽萍在拿了冠军之后,显得有点激
动,她说自己在比赛的时候很有信心,相信自己有拿冠军的实力。随后我们还见到了已
经成为正宗“美人”的田径美人陈跃玲,这位为中国夺得第一枚奥运会女子竞走金牌的
运动员表现地很轻松,对她来说,这次奥运会不过是一种休闲项目。在混合区里我们没
见到任何中国体育官员。
从田径场出来后,我们走了另一个方向,结果在运动员的出入口巧遇刘宏宇和
田径中心的主任谢亚龙正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于是我们就凑了上去。当时也不知道
央视那个戴眼镜的女的问了什么问题,刘宏宇哭了起来,这时,旁边有几个香港代表团
的团员要求跟刘合影,于是刘努力抑制眼泪,跟他们照了几张照片,据说这是刘第三次
哭泣。第一次是在被罚下场的时候,第二次是比赛结束被记者包围的时候。照完相后,
刘走入记者禁入的铁门内,谢独自接受央视的采访。随后我们也就听到了谢关于“牺牲
刘红宇是战术”的说法。
现在想来,大概中国田径的几个官员早已统一口径,所以谢说的话与后来媒体
们报道的其他官员的讲话如出一辙。似乎几个大头目们普遍同情刘,而对王的意外获胜
,强调更多的是“这是集体努力的结果”,而且在他们眼里,王是一位比刘差许多的一
名选手,起码是“几分钟”。谢说:“我们今天是靠刘红宇自己牺牲自己而用一块银牌
和一块铜牌换来一块金牌的。”但是明眼人从电视里看到,即便刘不被罚下场,中国队
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拿银牌和铜牌。而所谓的战术安排,至少从电视画面上看不出任何端
倪。
谢亚龙在谈到刘红宇的技术失误时说:“我们还是认为刘红宇的技术和实力都是
世界上最强的。在今天的比赛中,我们包括刘红宇本人在内,根本就没有想过澳大利亚
选手会领先,而且意大利选手也表现出较强的实力。在这种情况下刘红宇首先将速度带
了起来,使得澳大利亚选手和意大利选手不得不加速。但是由于她们的实力没有达到
最高水平,结果导致技术变形。”
公平来说,刘当时主动出击,固然从她自己方面来说,是为了掌握主动,向夺
取金牌努力。但是她的加速,确实给了领先的外国选手很大的压力,从而引起接二连三
的犯规事件,最终给了王丽萍夺冠的机会。但是谢说:““刘红宇把速度带起来后,澳
大利亚和意大利的选手都会发急。结果她们都加速了,在这种情况下就给了本来有点跟
不上的王丽萍一个好的机会。当意大利选手被罚下去后,随着王丽萍的追近,澳大利亚
选手因为实力不够越来越紧张,并最终导致动作变形而被罚下。”事实上,当时王根本
不对澳大利亚选手构成威胁,澳选手的技术确实有问题,但她因为主场之利而有恃无恐
。意大利裁判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决定对她亮牌的,而不是因为实力不够紧张才导
致动作变形。
谢本来还比较客观地分析两名选手以及外国选手的比赛情况,但是听眼镜记者
说是要给新闻联播做节目后,表示,以为是做体育节目,要知道是新闻联播,就不这么
随便了,于是他又录了一段讲话,大意是,虽然刘红宇没有实现人们的愿望,但是金牌
还是属于我们的。这枚金牌是刘红宇做出牺牲得来的,是我们战术的胜利。这就是中国
田径官员“战术论”的主要观点。
这所谓的战术论随后在国内招来了老百姓们的一顿臭骂,本来不管是谁拿的冠
军,只要金牌是中国人的,我们的国旗能在田径场高高飘扬,就已经足以让人们讴歌中
国田径队了,偏偏捏造出无中生有的战术来,不是平白找骂吗。刘也许是田径队的天之
骄子,被罚下场受了委屈需要安慰,但是王为中国保住了一枚宝贵的金牌,难道就该受
欺负吗?
采访田径的另一位年纪较大的同事梁对这一事件非常愤慨,他在第二天写了一
篇随笔,强调记者的良心与责任心,央视的诸位牛X主持人有空也该找来看一看,实在
没时间,让别人在耳边念一念也行。最后再提一下沙桐,中国代表团在奥运村举行升旗
仪式的时候,这老兄去采访,在国际区接待处用记者卡换来宾卡的时候,他大马金刀地
坐在盆载小树的盆沿上,支使他的手下去给他换证,真叫一副大爷的模样。(完)
※编辑: 老实人 于 2000-9-30 23:32:12 在 [202.117.85.37] 编辑本文
主题:当时我在场---也谈女子竞走风波(流浪客) 所属组别: 当时我在场--也谈
女子竞走风波 作者:流浪客 (转自天涯社区)
谈谈我当时看到的情况,不太全面,仅供参考。
9月28日上午,我到新闻中心的时间有点晚。大巴经过体育场附近的时候,
看到往常走的那条路封了路障,一大堆女子竞走运动员扭着屁股努力往前走,猛然想到
今天是女子20公里竞走,我国运动员还有希望夺冠。匆匆走进新闻中心,一进大厅,
就看到大屏幕投影上,有个中国运动员神色平常地走进体育馆,只是象征性地举起双手
,根本没有通常选手夺冠后的兴高采烈。于是我纳闷地问我的同事肖:“她这是拿冠军
了吗?”我本来不管中国报道,但是肖同事必须紧盯中国选手的情况,而他又不熟地形
,于是我就自告奋勇地带他去田径场。
从新闻中心到田径场(也就是举办开幕式的主会场)大概需要15到20分钟
的时间,我们一路赶,终于在进入记者区地下室的混合区(就是运动员通道允许记者接
触的一段)见到了被罚下场的世界竞走冠军刘宏宇和侥幸成为奥运会冠军的王丽萍。她
们俩各自被一堆中国记者围着。可能我们到的有点晚,没见到中央电视台沙彤对她们的
采访。我们的另一个专盯田径项目的同事王当时在采访刘宏宇。刘宏宇对记者说,自己
的技术、能力都没问题,主要是裁判对她不公。而王丽萍在拿了冠军之后,显得有点激
动,她说自己在比赛的时候很有信心,相信自己有拿冠军的实力。随后我们还见到了已
经成为正宗“美人”的田径美人陈跃玲,这位为中国夺得第一枚奥运会女子竞走金牌的
运动员表现地很轻松,对她来说,这次奥运会不过是一种休闲项目。在混合区里我们没
见到任何中国体育官员。
从田径场出来后,我们走了另一个方向,结果在运动员的出入口巧遇刘宏宇和
田径中心的主任谢亚龙正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于是我们就凑了上去。当时也不知道
央视那个戴眼镜的女的问了什么问题,刘宏宇哭了起来,这时,旁边有几个香港代表团
的团员要求跟刘合影,于是刘努力抑制眼泪,跟他们照了几张照片,据说这是刘第三次
哭泣。第一次是在被罚下场的时候,第二次是比赛结束被记者包围的时候。照完相后,
刘走入记者禁入的铁门内,谢独自接受央视的采访。随后我们也就听到了谢关于“牺牲
刘红宇是战术”的说法。
现在想来,大概中国田径的几个官员早已统一口径,所以谢说的话与后来媒体
们报道的其他官员的讲话如出一辙。似乎几个大头目们普遍同情刘,而对王的意外获胜
,强调更多的是“这是集体努力的结果”,而且在他们眼里,王是一位比刘差许多的一
名选手,起码是“几分钟”。谢说:“我们今天是靠刘红宇自己牺牲自己而用一块银牌
和一块铜牌换来一块金牌的。”但是明眼人从电视里看到,即便刘不被罚下场,中国队
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拿银牌和铜牌。而所谓的战术安排,至少从电视画面上看不出任何端
倪。
谢亚龙在谈到刘红宇的技术失误时说:“我们还是认为刘红宇的技术和实力都是
世界上最强的。在今天的比赛中,我们包括刘红宇本人在内,根本就没有想过澳大利亚
选手会领先,而且意大利选手也表现出较强的实力。在这种情况下刘红宇首先将速度带
了起来,使得澳大利亚选手和意大利选手不得不加速。但是由于她们的实力没有达到
最高水平,结果导致技术变形。”
公平来说,刘当时主动出击,固然从她自己方面来说,是为了掌握主动,向夺
取金牌努力。但是她的加速,确实给了领先的外国选手很大的压力,从而引起接二连三
的犯规事件,最终给了王丽萍夺冠的机会。但是谢说:““刘红宇把速度带起来后,澳
大利亚和意大利的选手都会发急。结果她们都加速了,在这种情况下就给了本来有点跟
不上的王丽萍一个好的机会。当意大利选手被罚下去后,随着王丽萍的追近,澳大利亚
选手因为实力不够越来越紧张,并最终导致动作变形而被罚下。”事实上,当时王根本
不对澳大利亚选手构成威胁,澳选手的技术确实有问题,但她因为主场之利而有恃无恐
。意大利裁判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决定对她亮牌的,而不是因为实力不够紧张才导
致动作变形。
谢本来还比较客观地分析两名选手以及外国选手的比赛情况,但是听眼镜记者
说是要给新闻联播做节目后,表示,以为是做体育节目,要知道是新闻联播,就不这么
随便了,于是他又录了一段讲话,大意是,虽然刘红宇没有实现人们的愿望,但是金牌
还是属于我们的。这枚金牌是刘红宇做出牺牲得来的,是我们战术的胜利。这就是中国
田径官员“战术论”的主要观点。
这所谓的战术论随后在国内招来了老百姓们的一顿臭骂,本来不管是谁拿的冠
军,只要金牌是中国人的,我们的国旗能在田径场高高飘扬,就已经足以让人们讴歌中
国田径队了,偏偏捏造出无中生有的战术来,不是平白找骂吗。刘也许是田径队的天之
骄子,被罚下场受了委屈需要安慰,但是王为中国保住了一枚宝贵的金牌,难道就该受
欺负吗?
采访田径的另一位年纪较大的同事梁对这一事件非常愤慨,他在第二天写了一
篇随笔,强调记者的良心与责任心,央视的诸位牛X主持人有空也该找来看一看,实在
没时间,让别人在耳边念一念也行。最后再提一下沙桐,中国代表团在奥运村举行升旗
仪式的时候,这老兄去采访,在国际区接待处用记者卡换来宾卡的时候,他大马金刀地
坐在盆载小树的盆沿上,支使他的手下去给他换证,真叫一副大爷的模样。(完)
※编辑: 老实人 于 2000-9-30 23:32:12 在 [202.117.85.37] 编辑本文

轻轻地你走了
正如你轻轻地来
挥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只留下一颗相思红豆......